“蛇缠腰”是带状疱疹的俗称,它的别名还有“蛇丹”、“缠腰龙”等,它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。
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,发生水痘。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。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,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细胞内,当患者因过度劳累、感染、感冒等因素导致抵抗力低下时,病毒可再次复制生长,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,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。
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,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,并伴随剧烈疼痛感;年龄愈大,神经痛愈重。本病好发于成人,春秋季节多见。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。成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率高达90%以上,大约1/3 的人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相关症状。
1、什么是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?
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是指带疱患者在出疹前、出疹时或皮疹痊愈后,存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。主要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(HZN,皮疹愈合前)以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(PHN,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)。
2、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有什么特点?
部分患者皮肤表面有可能不出现皮疹,该疾病如果不治疗,很难自愈。发生疼痛的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、三叉神经(主要是眼支)或颈部,其中胸部占50%,头面部、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%~20%,骶尾部占2%~8%,其他部位< 1%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大,且该疼痛性质多样,如烧灼样、电击样、刀割样、针刺样或撕裂样,可能一种疼痛为主,也可能多样疼痛并存。
3.为什么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后容易伴随疼痛?
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“嗜神经性”病毒,喜欢“吃”神经。被它“咬”了的神经,就像电线没有了绝缘层,一旦“乱放电”,就会让人疼痛难忍。
据统计,超过80%的带疱患者存在中至重度的疼痛,9-34%的患者会遗留神经痛(即PHN),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。30-50%的PHN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,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,有“不死的癌症”之恶名。
4.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有什么危害?
长期受疼痛困扰,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,像睡眠障碍、情绪紧张、心慌易汗、焦虑抑郁等;其次,病人食欲下降、恶心呕吐、逐渐消瘦,又会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;进一步发展成循环系统、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系统的功能紊乱;PHN被认为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,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。
5.带状疱疹能否预防?
除了常规提高抵抗力来增强抗病毒能力外,目前已有带状疱疹病毒疫苗(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)。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考虑接种该疫苗。
6.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如何治疗?
如果已经出现了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,也不要着急,可以去正规医院进行就诊,尽早、足量、足疗程进行用药。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,抗病毒药物,镇痛剂,营养神经药物。尽早引入微创介入治疗,如脊髓电刺激术(SCS),神经阻滞,神经毁损(射频治疗),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。治疗过程中,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,以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,缓解疼痛伴随的睡眠、情感障碍等,提高生活质量。许多PHN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的、持续的过程。
7、什么是脊髓电刺激术?
脊髓电刺激术( SCS)是将电极置入椎管硬膜外腔或周围神经附近,通过植入体内的刺激器发出电脉冲信号,刺激脊髓背侧、脊神经根、或周围神经(眶上神经),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,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。根据刺激时长分为:短时程脊髓神经电刺激(电极放体内7-14天,治疗结束后取出电极)和永久植入术(刺激器和电极均植入体内,在体内持续发挥治疗作用)。
8、脊髓电刺激术有哪些优势?
微创、可逆、手术创伤小。可随时关闭,痊愈后可取出。起效快、疗效明确,术中即可体验治疗效果。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;针对不同患者,不同疼痛,个性化参数调整,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。同时,无口服药物全身性的不良反应,神经调控疗法绿色安全。
9.短时程脊髓神经电刺激适用人群:
诊断为带状疱疹神经痛( HZN )和PHN者,同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:
(1)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
(2)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
(3)高龄、体弱和(或)合并各类脏器功能不全
(4)不能耐受药物治疗
(5)其他介入手段效果不佳
(6)合并各类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其他介入手段
(7)疱疹范围广,累及单个或多节段者
(8)疼痛程度为中重度,即 VAS 评分≥4
10.短时程脊髓神经电刺激治疗过程:
术前检查: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;病情、用药评估
进行手术:局麻、微创;术中测试;植入电极(有需要的话加延伸导线);
术后程控:医生多参数组合调控;患者在授权范围内调整参数大小。
术后注意:术后卧床24小时(增加电极稳定性),不宜做过大幅度的动作(包括提重物)。电刺激治疗7-14天后,拔除电极。术后三天以休息为主,严禁洗澡。
11.带状疱疹患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
避免抓挠,积极治疗,饮食应清淡,食物上必须避开过敏源,多食用高蛋白营养物质,多喝水、少量多餐。对有基础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的患者给予低糖、低盐等相应的调整。避免食用煎烤、油炸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还要忌酒、避免饮用酒精、咖啡、浓茶等饮料。